中国高密

人气指数:0 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14 01:59
网站介绍

  高密市东依海滨名城青岛,西依世界风筝都潍坊,版图面积1526平方公里,辖7个镇、3个街道、1个经济开发区、1个胶河疏港物流园区、1个咸家工业区,960个村(居),人口87.36万,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沿海开放重点县市之一。2011年,完成地区生产总值(GDP)384.5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一年增长12.2%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.1亿元,增长25.4%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.6亿元,增长17.3%。完成进出口总额167373万美元,增长28%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4800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10377元,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45.26亿元。三次产业比例为10.58:60.11:29.31。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居74位,比上届前进3个位次,比2008年重进百强时前移15个位次。
  
  高密秦代置县,历史悠久、名人辈出,春秋名相晏婴、汉代经学大师郑玄、清代东阁大学士刘墉、当代著名作家莫言都出生在这里。高密民间文化繁荣,扑灰年画、剪纸、泥塑和茂腔等“民艺四宝”,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是文化部命名的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、“中国扑灰年画之乡”。得益于文化的滋养,高密人民崇贤好学、诚实守信、开放包容、务实创新,愿与国内外朋友和睦相处、共创大业。
  
  高密区位优势明显,是青岛城市区副中心城市,是山东省政府实施半岛城市群战略重点扶持的城市。境内交通便利,铁路公路四通八达,距青岛机场和青岛港仅40分钟车程,是连接山东省会济南和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。高密城市卫生整洁、绿意盎然,社会稳定、秩序井然,人居环境优越。高密投资政策优惠,服务措施配套,始终注重与外商合作共赢、共图发展,尽心竭力服务外商、善待外商、保护外商,为外商生活居住、事业发展提供的优惠和方便,支持外商获得的投资回报和事业成功。
  
  一、地理位置
  
  高密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,胶莱平原腹地。地理座标在北纬36°8′44″至36°41′20″、东经119°26′16″至120°0′38″之间。东邻胶州市,西依安丘市、昌邑市,南连诸城市,北接平度市。南北长60.1公里,东西宽51.2公里,总面积为1605.55平方公里。气候宜人,四季分明。距省会济南265公里,距世界风筝都潍坊市75公里,距旅游名城青岛市70公里。胶济铁路、胶新铁路、海青铁路(在建)、济青高速公路、平日公路、沂胶公路、潍胶公路纵横贯通,四通八达,是山东沿海通往内陆的交通枢纽。
  
  二、历史沿革
  
  高密,历史悠久。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,远在5000年以前,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。史载,今市治春秋为莱夷维邑,属莱国。公元前567年(齐灵公十五年)齐灭莱,地属齐。战国已有高密之名,亦为齐国。秦代,始置高密县,治城阴城(今井沟镇田庄村东)。公元前164年 (西汉文帝十六年)县属胶西国,都高密。公元前 73年(西汉宣帝本始元年)县改属高密国。公元9年(新王莽始建国元年)改高密为章牟。公元25年(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)复称高密。公元37年(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)改属北海国。公元220年(魏文帝黄初元年)高密地归魏,改属青州城阳郡。公元266年 (西晋武帝泰始二年)县属青州城阳郡。公元 317年(东晋元帝建武元年)县改属青州高密国。公元420年(宋武帝永初元年)后南北朝时期,先属南朝宋青州高密郡,后属北朝魏青州高密郡。公元529年(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)改属胶州高密郡。公元585年(隋文帝开皇五年)改州为郡,县属高密郡。公元 620年(唐高祖武德三年)改郡为州,属河南道密州。公元623年(唐武德六年)县治徒夷安城(即今市区)。公元742年(唐玄宗天宝元年)改州为郡,县改属高密郡。公元758年(唐肃宗乾元元年)改郡为州,县复属河南道密州。公元 907年(唐哀帝天祐四年)后(五代)建置、隶属相沿。公元960年(北宋太祖建隆元年),县隶属京东东路密州。公元1121年(金太祖天辅五年)县改属山东东路密州。公元1279年(元世祖至元十六年)县属山东东西道益都路胶州。1368年(明太祖洪武元年)县属青州府。1376年 (明太祖洪武九年)改属莱州府,清初沿袭明制。1905年(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)县属胶州。1913年县属山东省胶东道,1925年县属莱胶道。1927年县直属山东省。1944年9月,中国在王干坝一带建立高密县(仅两个多月)。1945年7月在中岭一带建立高密县,不久即撤销。8月建立潍东县。9月,潍东县改为高密县,隶属滨海行政区滨北专区。11月胶济铁路北建立胶高县,隶属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。1946年上半年,胶高县改属滨海行政区滨北专区。1946年7月,高密胶高两县均改属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。1949年9月胶高县撤销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高密县初属胶东行政区滨北专区,1950年5月改属胶州专区, 1956年2月划归昌潍专区。1967年2月昌潍专区改称昌潍地区,1981年5月改称潍坊地区,198, 3年10月,潍坊地区撤销,组建潍坊市,县均属之。1994年5月18日,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高密县,设立高密市(县级市),以高密县的行政区域为高密市的行政区域。全市总面积1605.55平方公里,辖7个镇,3个街道,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,1个疏港物流园区,960个行政村(居委会),总人口84.94万人。高密市隶属山东省潍坊市。
  
  三、地貌概况
  
  高密市地势总体特征是南高北低。高点在南部张林北侧梁尹岭,海拔109.4米;点在北部曹家东北、胶莱河西侧地片,海拔7.5米,相对高差101.9米。地面总坡度约1/600。市境南部是泰沂山丘的末端,地势较高,地面起伏变化大,为南部缓丘区。区内包括剥蚀残丘和丘间凹地两种微地貌单元。缓丘区以北至胶莱河南岸,为山前平原,属胶莱平原之一部,有两种较明显的地貌类型。大致以胶济铁路为界,南属剥蚀堆积平原,地形缓坡起伏,为中部缓平坡地区;北属堆积平原,地势低,地面平展,为北部低平地区。中部缓平坡地,沿几条主要河流,形成南北向的滨河平地和低分水岭地两种微地貌单元。北部低平地,在人工治理的遗迹上,隐约残存一些河间洼地地和缓流型,水交替属混合型,排泄方式以蒸发和人工排泄为其特点。
  
  主要水系有潍河、南胶莱河、北胶莱河三大水系。
  
  潍河,境内全长22公里,流域面积107.7平方公里。
  
  南胶莱河,境内全长108.9公里,全长37.6公里。
  
  北胶莱河,境内全长256.94公里;全长117.6公里。
  
  截止到2009年底,高密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%。
  
  四、气候土壤
  
  高密市属季风区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,冬冷夏热,四季分明。春季冷暖多变;夏季炎热多雨;秋季天高气爽,气候宜人;冬季干燥寒冷,少雨雪,盛行西北风。1986—2008年平均气温13.2℃,一月平均气温-1.4℃,七月平均气温26.2℃,极端高气温40.5℃,出现在2005年6月23日,极端气温-13.6℃,出现在1998年1月19日;全市年平均降水量629.9毫米;无霜期227天。
  
  高密自南至北分布着棕壤、褐土、潮土和砂礓黑土4大土类。高密市位置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鲁东古隆起区西部、胶莱坳陷之内,境内第四系广布,地层构造较简单,岩浆活动微弱,矿产较少。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<中国高密>的介绍页面,并非官方站点,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网站资料
网站名称: 中国高密
网站栏目: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
网站链接: www.gaomi.gov.cn
收录查询: [百度收录] [360收录] [搜狗收录] [必应收录] [谷歌收录]
网页版本: Mip版 手机版 电脑版
本页链接: https://wang570193.honpu.com/